只不过郭嘉愿意与祢衡和而不同,却不代表祢衡眼里能揉进沙子。
尤其是眼见王政对郭嘉的重用一日多过一日,祢衡能没有想法吗?
以前是没有竞争对手,在军机要事上祢衡便是唯一的谋主,那是何等风光!现在突然出现个郭嘉,不仅要与他分庭抗礼,眼见风头都要全部抢走了,祢衡如何能够接受这等落差?
何况郭嘉之前本还心慕曹操,曹操又是大仇人袁绍的小弟,一想到这里,祢衡自然愈发不忿。
他在开阳解王政之危难时,郭奉孝在哪里?一个锦上添花的投机者,凭什么分享本该属于他一人的恩重和权利?
郭嘉有没有才干?确实有!
王政做为一国之主,该不该大力重用人才?确实该!
然而道理虽然如此,真要放在了个人的身上,祢衡却难免还是有些不平衡,甚至是有些嫉妒。
因为扪心自问,在军略和权变上,郭嘉的才能的确在他之上。
尤其是当郭嘉和吴胜,乃至那些青州军的将官们走的越来越近时,祢衡感受到的威胁便越来越大了,他怎能不为此提前筹备、未雨绸缪?
从目前来看,天军势力中最能决定两人命运的人自然便是王政了。
但是单论“简在帝心”而言,祢衡虽自信目前依旧占据一定的优势,但这优势委实不大了。
也可以直接点说,王政这边是指望不上了,起码不能全指望王政对他的情分和信重。
那除此之外,还要如何才能压过郭嘉一头呢?
最好的一条路线,自然是争取获得青州军将官的支持。
原本这方面祢衡是有优势的,因为他是青州平原人,若论起来,吴胜等人原本都是他的老乡,因为这个身份,祢衡本该更很容易获得王政麾下嫡系的支持。
可惜这条路去在郭嘉加入天军阵营之前就被祢衡自家给堵住了.
无论是吴胜、于禁,还是吴牛、吕德等中层将官,几乎没有一个看祢衡顺眼的。
相反,郭嘉这个颍川人加入不久,却迅速获得了他们的认可,一方面是郭嘉这个人随性不拘,作风与一般的文儒大相径庭,反而更容易引起军中武人的好感,另一方面,自然是郭嘉军略上的才华的确是卓然出众,对于这位郭祭酒,不仅是天军,包括徐州军和泰山军这边大部分都是佩服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祢衡每想到此,都甚为不安,最后思忖再三,他选择了去拉拢王政麾下的另一个势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