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从豫章发起,大家心知肚明,知道王政这次大概率是要御驾亲征,他既为三军主帅,那吴胜这厮到时是肯定要抢着做先锋的。
若是那时再争,未必能争的过,但若是先取下豫章立下功劳,再提前做好准备,到时或许还能多一些把握。
正是因为这个考量,一时间几乎所有人都出来争抢,不仅张辽、魏延如此,甚至连黄忠都跳了出来。
当然,出人意料都是,最后却是被徐方举荐的甘宁笑到了最后,而刚刚加入的太史慈,则被安排为他的副将。
甘宁之所以能拔得头筹,倒也不仅仅是被徐方举荐,而是上次克复江东时他便心有不甘,一番寻思之下,猜到王政在对荆州用兵之前,必会先对豫章动手,故此提前便做了准备。
“子义兄,大概就是这样。”
虽然相识不久,但面对太史慈时,甘宁说话很是客气,脸上也没有往日的骄矜之色:“本将已经顺利地策反成功了几个南昌的将官,其中一个名叫周鲂的都尉,早前本在袁公.哦不,是袁贼麾下效力,自寿春克复之后,他便逃去了豫章,此人与本将关系不错,故而应该可以信任的。”
“另外还有两个都伯也是寿春的旧臣,因为都是降官,所以并没有受到重用,他们如今统领的兵马,也大部分都是之前的部曲,大约在千人上下,虽不足以内乱,但是用来作为内应,配合我军取城,绝对是够用的了。”
“若有内应,取城应是不难。”太史慈微微颔首,问道:“甘将军是何时联系到这些人的?”
“一月份的时候。”
“如今已是三月了,算来时日也不算短了。”
沉吟片刻,太史慈道:“华歆虽是儒生,却不是蠢人,自然十分清楚,他为豫章太守,反而投靠荆州牧刘表,主公必然不会坐视不理,早晚都会出兵讨伐,肯定也会做好防备,更会警惕策反,内应之事。”
“一旦拖延时日过长,也许就会被他看出周鲂及那两个都伯的不对,在下以为,咱们接下来的动作要快。”
“不错!”
甘宁喜道:“俺也是这么想的,未免夜长梦多,明日我便去霸府取上符令,等点齐兵马,咱们便立即出城如何?”
“好。”
太史慈十分同意,“依在下之见,主公虽然说拨给将军五千人马,不过既有内应,三千人马其实足矣,因为夺取南昌一战,在下看来,此一战要诀只在两个字。”
甘宁问道:“哪两个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