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星星忽明忽暗,有钱人家的灯点了起来。
图书馆的二百六十个书生在琉璃灯下吃着小年饭,十个人一桌,有鱼、有鸡、有新鲜的蔬菜,还有红烧肉焖的大萝卜与虾仁炒白菜。
有钱的学子吃到了同样的饭菜,也是十个人一桌,今天的菜好,他们不拒绝。
以前他们嫌弃,加上吃别人送的饭感觉丢人。
自从朱元璋给提完字,雕刻的牌匾挂到正门进去对面的墙上,他们偶尔也会问问有什么饭菜,决定行就要。
图书馆对所有书生一视同仁,包括纸、墨、笔,无非都是价钱低的。
有钱的看不上,不要,没钱的如获至宝,甚至要砚台,他们自己的砚台发墨不好,浪费墨。
这个下丘村给,歙县有砚台,太好的不值得买,下丘村买一堆歙县的石头,不追求造型与花纹,看着石质比较好,就给切成砚台。
其实砚台就跟沙子似的,沙子的目数越少,颗粒越大,研墨的时候把墨锭上的墨给磨成大粒,不溶解。
不溶解发墨速度慢,大的粒就浪费了,一块墨用一用便没。
好的砚台目数多,研墨的时候很快把墨锭给磨成细细的粉,墨几下就出墨了,而且够用。
“换了新砚台,真的省墨,原来我还得找其他石头在砚台上把掉的墨粉再慢慢磨。”
一个学子边吃饭边看着旁边摆的新墨锭,过小年送的,不是好墨锭,选的灰和油不够珍贵,制作时间短。
即便如此,他也非常满足,自己买,又是不少钱。
“我得想办法把我的砚台雕一雕,下丘村送的砚台都是方形的,中间给磨下去一点,不好看。”
另一个学子说砚台丑,关键大家的看上去差不多,容易弄混了。
……
“今天给他们墨的时候,他们可高兴了,可惜咱们不会制墨,不然做好的给他们,买的就不能挑贵的。唉!”
晚饭时,里长提起这个事情,他觉得很有成就感,又为墨的好坏和价钱苦恼。
他不是买不起好墨,而是不能买给穷书生用,否则很可能害了对方。
“墨好做,找个房子,点一堆桐油灯,把灯油灰收集起来,再加上一些其他的东西,就能做出来了。
墨的好坏与砚台的好坏一样,颗粒越细越好,压得越紧越好,一个致密的问题。
咱们能够做出来好墨,不过没有人做而已,耽误工夫,不划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