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兵压力。如果不是依托烽燧堡垒的防线,说实话是很难把占领的土地给消化,最终结果就是退回关内。
造成这样局面的本质原因,就是骑兵数量跟质量上的劣势,阵地战沈忆宸毫不畏惧也先的蒙古铁蹄。但对方可以随时撤退骚扰,在茫茫草原上跟你玩游击战,打到最后就变成了一种消耗战。
早在征服兀良哈三卫的过程中,辽西走廊跟科尔沁蒙古的两战,虽然重创了敌军,但也足足有着两万大明铁骑埋骨他乡,战马损失数量更是巨大。
前两年沈忆宸镇守辽东跟漠南蒙古期间,依托着草原优势跟兀良哈三卫的俘获,尽可能的推行马政培养战马。不过时间有限,目前仅是恢复到了战前水平,想要大规模远征依旧有着很大不足。
短期内想要完成对蒙古汗国的征服,对方内乱就是唯一的机会,沈忆宸怎愿错过?
还没等沈忆宸这边话音落下,坐在另外一侧的仪铭立马反对道:「不可,靖远伯的南征战事还没有结束,江南赋税重地的米粮依旧需要供给麓川,加之去年寒灾依旧持续,国库空虚状况并没有得到缓解。」
仪铭反战也不算毫无理由,明朝中期遇到了小冰河时期,温度一年比一年降低,以至于广东布政使这种地方都年年降雪,粮食减产严重。
《宗藩条例》执行跟开海禁税收,这些开源节流是需要时间的,至少得一年后乃至于数年后,才能达到理论上的最大值。
靖远伯王骥那边的南征军打的越远,后勤承担的压力就越大,如今整个大明南方已经调集了五十万民夫来保证粮食供给,对于钱粮的消耗堪称是天文数字。
这就是为什么之前户部尚书金濂,被逼到挪用征讨军加饷,以及克扣军功银的地步,实在是南征战事更为紧迫拖不得。
毕竟沈忆宸要是兀良哈三卫打不下来,七八万人还能想办法退回关内,靖远伯王骥那边越过雪山雨林出征千里,打不下来就得全军覆没在缅甸跟天竺的境内,没以退路可言。
「仪尚书,本官知道国库紧张,但汉灭匈奴,唐灭突厥,无不是内外兼施分化敌国,从而完成彻底的征服跟大一统。如今明灭蒙古的时机就在眼前,难道要眼睁睁的错过吗?」
「本官征伐草原数次,对于当初瓦剌内部情况还算是了解。阿剌知院虽然资历、地位方面称得上是万人之上,但是也先在部族
内的威望跟权势处于断层的水准。」
「也先敢毒杀阿剌知院两子,下一步说不定就是朝本人动手,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