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多久,沙马日聪的闺蜜就跑了进来:“准备好!抢亲的来了!”
这是早年间彝族的一种习俗,主要流行在滇西北和凉山部分地区,男方派出抢亲队伍一边给女方家送彩礼,一边用毡子强行把姑娘裹走。
这时女方家的人可以用假打的方式对付男方来抢婚的人,并把黑黑的锅灰打在抢婚者的脸上,或者端出水来泼洒表示抵抗。
当把姑娘抢回男方家时,抢婚的人们一个个锅灰满面,黑不溜秋的,常逗得宾客开怀大笑。
在滇南的话抢婚的习俗就更夸张,地点、时间都是事先约好了的,往往姑娘在田里劳动、在村边割草或背柴回家的路上就被抢走了。抢到的姑娘直接被领到男方家的堂屋。按当地彝族的风俗,女子到了男方家堂屋,就意识着正式缔结婚关系了,就不能再跑了。
不管用什么形式抢亲,把姑娘抢到新郎家后,都要按当地彝族的习俗,举行婚礼,并宴请宾客。对于抢婚。彝族人说,这是祖辈传下来的,男方去抢是对女方家的一种尊敬,表示姑娘不是嫁不掉才送去的。
周至认为这就是一种原始习惯流传演化而成的一种形式而已,之前男女双方都是约定好的,不是真正的暴力犯罪行为,所以也不能简单地就批判。
要不然的话换成人家的角度来看汉人的风俗,大过年的拿鞭炮焰火吓唬一头并不存在的年兽,是不是也可以批判说智商有点问题?
不过那阵仗可真是有点吓人,攻防双方搞得相当的激烈,新娘这方的送亲团从四楼楼道就开始往下疯狂泼水,而下方的接亲队伍就好像攻打城堡一样,顶着雨伞往上冲,整个宿舍楼都沉浸在一种泼水狂欢节的气氛当中。
麦小苗踩着凳子通过门上头的窗户观看外头的激烈交战,激动得又跳又尖叫,这样的婚礼可比自己当伴娘的杨和与冯雪珊的婚礼刺激多了。
接亲团攻入最后一关,也就是新娘宿舍的时候,送亲团的终极武器终于派上了用场,那就是锅底灰。
然而这一招很明显是弄巧成拙了,过来迎亲的多数都是小伙子,而送亲这边的更多是姑娘,姑娘们都怕被洒出去的煤灰弄脏,小伙子们谁在乎这个,好几个被抹了一脸黑的小伙子反过来拿脸往送亲姑娘们的脸上凑,吓得姑娘们尖叫着跳开,新娘子轻轻松松就被这个时候才出场的吴仁中给抢走了。
周至从始到终没有参战,躲在一边疯狂拍摄,还特意给自己穿了件橘红色的工作马甲,一边胸口上有一个字——摄影,以免误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