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者圣王之事”,即以历史记载的古代圣王的历史经验为依据。
二,“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即以众人的感觉经验为依据。
三,“废(发)以为刑政,观其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即以政治实践的结果是否符合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依据。
这三表完全可以用在编纂秦律的过程之中,随时应变,观其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才能使我大秦律法逐步完善。
“如果说奉儒为主算是怀柔之策,那以法立法便是怀柔头上的刀,既要安抚,又要镇压!一手甜枣,一手大棒”
“嗯!”
秦王思考了一会。
“不错,既如此,那秦律的编纂,你有没有人选!”
“儿臣推荐廷尉李斯为主编,他一定能担此大任!”
“李斯?”
扶苏郑重的点点头。
不是扶苏自信,是因为秦律本来就是李斯编纂的,让他编写秦律,那不就是回归正轨嘛!
只不过,现在的秦律可不只是李斯一人之言了,结合墨家,必须在实践之中缓缓摸出雏形,落实在百姓之中,能符合国家百姓之利的,才是我大秦国法!
“第二点可以,接着说!”
“其三,便是道家,如今天下初定,百姓食不果腹,饥寒交迫。
儿臣建议采用道家黄老学说,休养生息,恢复大秦国力,轻徭薄赋,恢复民生,藏富于民!
在施政上,施以仁政,此举,必会让天下百姓归心,百姓日子过的好,大秦自然会长盛不衰!”
秦王笑了笑。
“那在你眼中,什么是仁政?”
“轻徭薄赋?”
“这些自然是仁政,但是儿臣以为,仁政的基础,便是土地!”
“土地?”
秦王有些诧异,自己儿子的见解什么时候这么独到了?
儒,法,墨,道,四家之法了如指掌,现在,对土地还有见解?
“儿臣以为,土地乃是大秦的基础,现在大秦一统,必然会重新划分土地,分给天下百姓,使得耕者有其田!”
“这是自然!”
“此举虽是良策,却也埋下了亡国危机!注定了国家的不长久,土地在庶民手中,但凡来点天灾人祸,百姓就只能卖田,卖地,以求自保!
但是,躲了一时之灾,却有了一辈子的磨难啊!
田地没了,百姓沦为佃户,土地兼并集中,长此以往,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