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地调整姿态而耗尽燃料停止了工作。
好在低轨道中继中心卫星已经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因此规模更大、功能更强的青鸾二号星座也在2005年下半年到2006年初陆续发射入轨。
刚好赶上了这次任务。
周平建连忙跟上,继续问道:
“另外,在确认发射入轨之后、星载摄像头信号接入之前,还需要插入一段对项目负责人员的采访,这个您看……”
常浩南脚步稍稍停顿,但很快就重新恢复了动作:
“我明面上挂着的身份毕竟是航空动力集团的总规划师,这和航天有关的事情,还是不出镜为好……”
“嘶……”
听到这个回答的周平建一愣,旋即才苦笑着摇了摇头:
“我还真就……把这档子事给忘了……”
常浩南最近一两年来的主要工作都是导弹火箭相关,平时也都在跟航天口的人打交道,也不怪老周没想周全……
……
随着计划发射时间的愈发临近,原本在发射车周围忙碌的二炮指战员和航天科工技术人员也都陆续撤离了阵位。
只剩导弹号手等少数几名发射操作人员还留在控制舱内。
此时此刻,世界,万籁俱寂。
“各战位注意……设备解锁……火箭起竖!”
杨光练了一辈子导弹发射,这会儿差点习惯性地脱口而出,好在最后时刻及时改口。
指令通过无线电传输到控制舱,操作员同时拧动两把钥匙,等到三盏绿灯分别亮起之后,猛地按下面前的【起竖】按钮。
伴随着液压阀工作时产生的嗡嗡声,修长的导弹发射筒在两侧液压臂的支撑下缓缓抬起,如同一条雄起的巨龙般,准备向天空发起冲击。
30秒后,发射筒竖起至90°,接着桶体缓缓下沉,发出“吱吖”的一声,将最底部的四根支撑脚抵在了发射阵位的混凝土地面上。
控制舱内,第四盏绿灯亮起,示意发射准备完成。
“起竖完毕!”
操作员清晰的口令声回荡在四面透风的空旷指挥所内。
快舟一号直接参考导弹发射流程,因此一切以快速反应为主,并没有过于冗长的其它步骤。
在确认准备完成之后,杨光直接开始倒计时:
“10、9、8……”
包括常浩南在内,现场,以及隔着电视屏幕正在观看直播的每个人,几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