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系统以前可能没有这方面经验,我让老刘从606所派几名技术骨干过来支援,不过你们的进度得快一点,他们那边现在时间紧任务重,人手也很紧张……”
尽管过去十多年里,华夏在教育方面投入了不少精力和资源,但技术人员总归不是可以量产的工业品,其中有能力独挡一面的更是凤毛麟角,只能通过大浪淘沙的方式进行筛选,最终导致技术发展和产业扩张的需求远远超出了人才培养的速度。
至少对于常浩南来说,相比于世纪之交那两年,无人可用,以至于必须让一个人身兼多职的情况反而变得更多了。
听到能够获得额外支援,韩陈峰面色一喜,当即保证道:
“这个您放心,在搭建这台原理验证设备的过程中,各个子系统的供应商选择,还有装配制造流程我们都已经滚瓜烂熟,只要只要设计方案拿出来,大概一周之内就能搞定……”
原理验证设备,就类似航发那边的原理样机。
各方面突出一个凑合,只要能跑起来就算成功,无需考虑太多具体生产需求,所以成本低周期短,一旦发现路线走不通,推翻重来的心理负担也比较低。
“那我这就……”
常浩南刚准备说自己回办公室打电话,就被韩陈峰从身后叫住了:
“常院士,还有个事情……”
前者脚步一顿,稍一抬手示意后者直说即可:
“按照之前的计划,在确定爆轰驱动磁流体发电的原理可行性之后,下一步就应该考虑连续工作产生周期性电势差……但这个先决条件在地面上基本不可能实现,您看高超音速飞行器那边……”
这一刻,常浩南的感觉只有——
“麻了”。
自打重生以来,还是第一次被别人催进度的。
磁流体发电需要适配吸气式高超和超燃冲压发动机,一时间他还真就拿不出来。
但整个研发计划又是自己给韩陈峰指出来的,要是干到一半跟别人说你先歇上个一两年,好像也不是那么回事……
常浩南的大脑飞速运转,很快便想到了找补的方案:
“跟吸气式高超结合这事先不着急,毕竟两边都是全新的概念和技术,风险一旦叠加起来就有失控的可能。”
他不疾不徐地背过手,做出“一切尽在掌握”的样子:
“你们先验证一下我说的思路,看是不是能把设备输出的峰值功率提高到250MW,或者至少200MW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