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不理,要不就稍微“礼尚往来”地回个“同乐”。这也很正常,人性大部分都如此,你怎么对我,我就怎么对你。你“群发”个一视同仁的祝福过来,那我也礼貌地敷衍一个“同乐”咯。彼此彼此。很多人,就是这样的……
其实,出现这些“人际压力”的根源不过是通信设备的飞速发展。
因为通讯好,很快就可以认识一个朋友,但到了维系感情的时候,你也要时时记住那个朋友,特别是特别节日。毕竟,隔空祝福,一下子就可以收到。就这样,日积月累的,朋友越来越多,自己的事也越来越繁忙,怎么顾得了那么多?
如果是古代那样的状况,那边结婚了,直到这边知道那边结婚了的时候,可能那边都生孩子了。所以,科技进步有带来美好的改变,自然也会摧残部分美好的原在。
当然,如果是真正的朋友,或许也不一定会在意这些节假日的祝福,毕竟,今时不同往日。
而大部分的问题则是在有的人内心感到孤独,但又不知道谁会在乎自己,于是通过群发来去验证。当看到几乎都是“同乐”的回复时,便觉得世界更加的黑暗。然而,这并不公平。凭什么你通过没有特别称呼的“群发”,就可以得到在复杂社会下那疲惫人心的特别回应?更何况,用“群发”来验证自己的人际,这本来就是对自己朋友的不尊重。倘若说你“群发”了,有朋友直呼你昵称地快乐回应了你,好,你验证成功了,你知道了原来还有人在乎自己。但是,你却无形地破坏了那位朋友对你的信任。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群发”,至少可以证明一点,那就是对方的通讯录里还有你的存在。
所以,对“群发”也不需要抱太过冷的态度,起码,你也可以礼貌地回一句“同乐”。
“群发”没有错,只是“群发”的心态不应该是验证自己的人际关系。换言之,既然你“群发”了,也就不要为收不到回复或收到了很多“同乐”而闷闷不乐。毕竟,是什么种子,就会长出什么植物。
我想,如果能通过现在发达的通讯设备来好好交流的话,或许,大家都不用那么尴尬。然而,社会还是复杂的社会,心性还是人本身的心性……
也有的人不喜欢怎么交流的,就喜欢自己孤孤单单的一个。但那些人不一样,因为他们孤独起来是快乐的,世界还是充满希望的。比如一些搞研究的科学家、艺术家……
阿婶弹了好几首歌的旋律,我也想了差不多了……
阿婶就笑着叫我回“心天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