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不来便罢,倘若来了,咱们杀得一个是一个,当真危急之际,咱们还有小红马可赖。天下事原也忧不得这许多。”郭靖正色道:“蓉儿,这话就不是了。咱们既学了《武穆遗书》中的兵法,又岂能不受岳武穆‘尽忠报国’四字之教?他教的是‘破金’,其实是‘破敌’,用以‘破蒙’,那也无妨。咱俩虽人微力薄,却也要尽心竭力,为国御侮。纵然捐躯沙场,也不枉了父母师长教养一场。”黄蓉素明他心意,叹道:“我原知难免有此一日。罢罢罢,你活我也活,你死我也死就是!”】
我想问,黄蓉本想着打不过就跑,后来又说你我一起死,莫非也是一种反复无常?
……
我写书能力不行,但读了金庸原着好几遍,无论是三联版还是新修版。
好多网友,对金庸老爷子的修改不满意,说实话我感觉新修版改的好,好多剧情逻辑性更强。
比如萧远山,为什么杀他就可能挑起宋辽之争呢?
新修版就能说的过去,因为萧远山的身份高,够分量,皇上太后都听他的话。
三联版没有交代这些,让人就很迷惑,
金庸有段访谈的原话:【金庸:「降龙十八掌」不一定要在当中尽数施展,是可以只用十六掌的。至于另外的两招之所以不使出,那是洪七公或郭靖两人故意要留一手的。各位,【我的解释有时好像是强词夺理或者说笑话】,所以【只能勉强说得通】,【其目的是为了让大家开心一点】,【一旦正式修改的时候,我会尽量遵照各位的意见,改得比较合乎情理】。】
换源app】
这是新修版之所以面世的原因。
同样,金庸老爷子新修版都在改变一些情节,莫非也能归咎到他反复无常上来?
同样我说到这里,有人也质疑主角,认为他还不如杨康。
呵呵,杨康的经历放在现在,就是一个有钱有势的人,为了得到他妈,杀他爸,睡他娘,当然,他爸命大,没死,可最后害的他爸他妈都死了!
这人从段天德嘴里知道真相以后,但凡是个血性男儿,都知道要报仇吧?什么生恩不及养恩大的论调,就是有病!
这养恩怎么来的?这是见义勇为,扶危济困?
最大槽点还不是这些,是他在归云庄信誓旦旦要跟完颜洪烈划清界限,还要报仇,郭靖却说这事交给我来,他毕竟对你有养育之恩,可咱们的杨康呢,舍不得荣华富贵又跑回去也就罢了。
但只这一点,还谈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