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书册,看书名,是一本本精修编绘出来即将投入各家书院的《三国演义》,而韩非墨正在书里头盖印亲笔留名。
“李兄来的正好!”
韩非墨显得激动与兴奋,他请李幼白坐下,为其添置了一杯热茶,随即取来一本有红印留名的三国演义放到李幼白跟前,难耐道:“李兄且看看,此书定价多少合适,我和书斋的掌柜谈论过,市面上此类故事价格普遍售卖是十页六文,扣除掉成本的话,实际能赚三到四文左右,我这找寻的印刷机关坊已经是城内最实惠的了...”
刚刚坐下李幼白就听韩非墨一铳子语言炮弹打过来,她并未开口接上,而是拿起书册打量了半晌,又翻开书册看看里头的成色。
虽说公输家族的机关术巧夺天工,然而仍旧多有不足,更像是照着抄没抄好,天外神石带来了超出时代的科技与产物,背靠朝廷的公输家族在获得这些技术的过程中缺少开创性,导致所掌握到的技术难以自己理解而出现诸多小毛病。
比如印刷过程中常见的版面不平整,字迹深浅不一,错位重影等等现象仍然会有,李幼白看在眼里多有些期望过高后的失望,她是很希望第一版三国演义能够做到最好,貌似是自己一厢情愿了。
“这样子的成色和市场上的没多大差别。”李幼白放下书叹了口气。
韩非墨闻言脸上的兴奋劲收敛许多,他也无奈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想要更好的成色,市面上的售卖价格就可不是十页六文了,十页六十文的都有。”
对此,李幼白很是清楚。
印刷术的确好用且快,不过非常看重印刷所用的材料,木活字易受潮易膨胀变形,干燥后易开裂,影响排版平整度,木纹也可能导致墨色不均,铜、锡等金属活字虽耐用,但原材料昂贵,铸造工艺复杂,普通印刷作坊难以负担。
机关术的确是早已普遍存在,可毕竟印刷与文墨有所牵扯,工匠技术门槛高还要有文人参与其中,为其修改书籍格式,就是如此简单的一环,读书人里看不起工匠的多如牛毛,此事就为成本再添高不少。
“如果我们也卖十页六文,书院能有多少收益?”李幼白细问道。
韩非墨直言说:“若是十页六文,我与书斋掌柜谈拢的话,最低也能有二文入账,至于书斋自己花钱打点推广出来,那便是他们的事了。”
李幼白点头,然后说:“天底下没有便宜的事,书斋掌柜之所以甘愿自己花钱打点,多半是出于书院背后苏家的关系,此事我们要多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