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避风头,把主力撤退到喀什噶尔城去。
但不管是主战派、主和派还是逃跑派,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反对。各族的利益不同,诉求也不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很快讨论就变成了争吵。
“安静、安静……叶尔羌城决不能让异教徒占领,这是先知的旨意!只要能坚守一个月大汗就会率兵回援,布哈拉汗国和哈萨克汗国的援兵也会赶到!
城里是没有足够的军队了,但汗国的子民每个人都是真主的勇士,现在是证明虔诚的时候了!埃米尔们,让你们家里的小伙子和男人到城墙上去,把火炮准备好,真主与我们同在!”
眼见办法没讨论出来一个能被所有人认可的结果,沙迪和卓有些坐不住了。叶尔羌城是沙迪家族的大本营,有道是人离乡贱,毫不抵抗就撤往喀什噶尔城对家族利益十分有害。
而听溃兵们描述,进攻若羌、且末、于阗的明军也就大几千人,即便战斗力强横,长途奔袭下来也是强弩之末。如果能背靠叶尔羌城全力防御,不一定没有一战之力。
至于说火器犀利、百步之外取人性命之类的细节则被自动过滤了。汗国军队里也有火枪兵,威力确实挺大,可受限太多,算不上能左右一场战争的决定性兵种。
再加上有城墙依托,居高临下的弓箭手要比火枪兵更利于防御。此消彼长,在武器方面双方并没有明显的优劣。
如果能守住叶尔羌城,等待大汗率军回援,沙迪家族在今后的汗国政治与宗教版图里必须是一家独大。利弊得失已经很明确了,战,名利双收;退,威信大减。
“我会亲自出城与明军交涉,但想让饿狼不吃羊就要让饿狼吃饱。现在大汗不在,这笔钱只能先由在座的各位来筹措。
沙迪家族捐出鱼鳞10枚、抵纳100枚、红绿宝石和玉石一盘。各位,请展现出慷慨吧,真主会注视着你们的!”
政治不是打打杀杀,所以光有战、退两个选项还不够,和谈也要做为一个很重要的手段。
前往吐鲁番、布哈拉、哈萨克的信使已经出发半个月了,算起来顶多再坚持一到两个月,救援的大军就能抵达。
在此之前如果能用些许钱财换得侵略者一段时间的犹豫不前,待援兵赶到解救了叶尔羌城,自己的功绩和声望也将再度高涨。
但是这笔支付给侵略者的钱财不能由汗族支付,也不能从沙迪家族兜里掏,而是要由每位汗国贵族共同承担。
如果自己能说服侵略和少收点,剩下的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