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要上\输入\到,这里无垃圾广告书更新快!)
冬季不宜行军打仗,这个道理即便是这些刚刚从猎人升级为军士的族人也知晓。面对足以淹没膝盖的冰雪,山路、草地汇成的道路,山戍大军很难继续保持昨日的推进速度。即便是来到了北水泉,要想发动猛烈的进攻也是不太可能的。山戍很可能会在鹰山一带逗留更长的时间,缓慢推进。
没办法,没有稳定补给力量的势力,即便是面临寒冬将至,也只有冒险下山抢掠。
这场大雪对于内斗日趋严重的征戍大军来说,无疑是场“及时雪”。.让大军得到了更多的喘息之机,能够更加从容的策划作战部署。但,这场大雪同样也给他们带来一个难题:后勤补给线的压力骤增。如果粮食辎重无法及时到达北水泉,那对大军的士气也是一个严重的打击。
大军在外,每天都需要消耗许多粮食。什么都可以缺,就是这口粮不能断。休说驻扎在野外,即便是个正常人什么事不做,一天不吃都饿到手脚发麻发软了。.更何况是在冬天的野外?
李奇知道此中利害,不敢怠慢,一次性组织了一千多名驻扎在城南近郊大营的士卒,并向长阳城内临时招募了三千多名因天气寒冷而无法在野外劳作的族人进行运粮。虽说这马匹在炎帝部落极其常见,大草原上很容易就可寻找到马群。但在目前这个时间点上,炎帝部落的族人们只知道马匹可以驯服后用来侦察和驮运,并不晓得还可以用来骑着战斗。.因此,马和驴、鹿一起,被人们视为主要的托运工具。作为托运工具,足够所需便可了,人们并不会进行大规模的圈养和捕猎。
在人们看来,这些野兽虽然是托运的好工具,但驯养这类野兽同样要耗费不菲的铜币和精力。虽然许多人都可自行捕捉到,但却不是人人都有那个闲钱去驯养。因此,主要的托运工具还是人本身,而非畜力。.
后勤部队的蓄力工具都早已身处沟河和北水泉一带了,李奇现在只有将运输粮食的重任放在人力上面。四千多名农夫和士卒组成的运输队伍,一人用木板拖着一百多斤重的物资在冰雪积聚的地面上行走。他们一脚深一脚浅的留下一个个脚印,又随之被紧跟而来的木板划过消失。
长阳城到北水泉,中间还有一个沟河,大约行程为四五十里。正常轻装跑步前进需要近一天的时间,现在这种情况,恐怕至少要两三天方能抵达。.这一来一回,单是这些运输队伍每人就要吃掉十多二十斤的口粮。
对于后勤补给骤增的压力,其余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