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开始了新的研发。
开始想的是用铁,最后换成了石磨。
一块圆形的石磨,竖着固定在机器上,用齿轮和皮带,让石磨高速运转。
然后把刀具轻靠在石磨表面,无数的火光四溅开来,发出刺耳的声音。
但是。
这个思路成功了。
刀具的边缘,肉眼可见的速度被磨锋利。
“我们需要更小,效率更高的蒸汽机。”
随着机器越来越多,使用蒸汽机当做动力,虽然根据订购需求,研制了许多的型号。
可总体上,蒸汽机的进步没有跨时代的变化。
但是越来越多的需求,让技术司加大了对蒸汽机的研究,更高效,耗能更低,体积更小……
最后汇聚成了一个方向。
气密性。
只有解决了气密性,那么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得到良好的解决。
小九作为技术司创办人,以及蒸汽机发明者之一,和技术天赋最好的一批人。
他带团群力攻克蒸汽机气密性的难题。
并在技术报上,公开这个课题,号召有想法的工匠,都来参加这个项目。
技术报的作用,是划时代的。
不只是后世的报纸那么简单的效果。
在古代。
人们之间的交流是很困难,成本很高的,那么在技术上,更加的困难。
工匠和工匠之间,只有在见面的时候,才会有交流。
而且这个交流,对于技术的坦诚并不会轻易的这么去做。
技术的传播,主要靠师傅带徒弟。
一项技术的传播,是单个人与单个人之间的传播,并且可能需要十几二十几年的时间。
效率落后。
中华重工有大批的工匠,其中有不少优秀的人才,他们通过技术报,以及技术司。
有了更先进的技术交流方式,以及可以进行无数实验的环境,还保证了他们在工厂的地位,和生活所需的保障。
这无疑比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环境,更要先进和具备效率。
而中国古代本就有丰富的技术底蕴,远远超过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前的技术底蕴。
随着工厂规模增加所诞生的生产问题,人们需要各种更先进的效率,促进了各种的新技术。
这是自然道理,是一定会这么发展的。
第一次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