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到西京,第二天方明华就投入到工作中,先把王硕那篇《空中小姐》交给李天芳,对方承诺刊登在下期的《延河》杂志社,一切按照流程办,千字10元。
方明华不再操心此事,他现在的工作重心是诗歌组这边。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自己现在成了副主编主管散文诗歌这一块,总得有点动作吧?
诗歌散文组编辑比较少,原本只有四个编辑占了两间办公室,董墨单独一间房子。
他卸任副主编后,就主动搬到隔壁办公室,把单间留给方明华,自己已经卸任就不能占那个房间,还说四个人一起热闹。
方明华当然推辞,可是没办法只好由他了。
今天一上班,方明华就到隔壁把董墨请到自己办公室来,亲自给董墨的搪瓷茶缸里添满水后,才笑着问道:
“董主编,这段时间咱们组的来稿情况怎么样?”
在自己去燕京十多天,还是由董墨负责诗歌散文组的工作。
听了方明华问话,董墨回答道:“诗稿来稿还是有些少啊,毕竟咱们《延河》不像《诗刊》和《星星》那样,是专门的诗歌刊物,况且诗歌也不是《延河》的重点。”
这是董墨做了这么多年诗歌编辑感到遗憾的事。
除了五十年代中期,《延河》杂志刚创刊不久,诗歌组“抢到”贺敬之写的《回延安》诗歌辉煌了一阵子之后,后面无论是六十年代还是八十年代,《延河》上的诗歌就处于不温不火状态。
方明华能了解这位老编辑的心情,他立刻从抽屉里拿出一沓诗稿交给董墨:“董主编,你看看那这些。”
董墨接过来,戴上老花镜仔细看起来。
《在哈尔盖仰望星空》、《秋声》、《阿尔的太阳》《亚洲铜》《如果时光可以倒流》.
都是好诗啊。
再看看作者:西川、海子、古丽蓉听都没听过。
“方主编”
“董主编,你还是叫我小方好了,叫我方主编我很不习惯。”方明华笑着打断董墨的话。
“那我还是叫明华吧。”董墨笑道。
在杂志社,叫方明华“小方”的人越来越少,除了黄社长等几个年长的还叫他“小方”之外,连陈中时、陆遥、贾平娃都叫他“明华”,更年轻的叫他方编辑,现在已经改口叫方主编。
“明华,你这些诗歌从哪来的?还有这些作者,我都没听过。”董墨问道。
“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