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看着,这些是要打一辈子交道的人。这几天除了温书,多见见他们,我也暗中留意,看看这里头的人品性如何。殿试倒不必很担心,在这榜上的,能黜去一两个便是了不得的大事了,你既这回取中了,殿试便没有落下的道理。”又说了一些殿试的注意事项,这才宾主尽欢而去。
自次日起,贾珠便接到不少拜贴,有同年的,有世交的,贾珠一一择拣着拜访,自己也下贴相邀,不能尽数。
————————————————————————————————
贾政见长子有了出自息,众人都夸他教子有方,与王夫人说了一回,把贾环也往家学里送去。王夫人无可不可,对于贾环呢,她不故意虐待,但也绝称不上体贴入微,总之就是做冷处理,也省得赵姨娘歪缠。既然贾政说了,她便着人备下与贾宝玉一样的束脩使人送去,礼数上是一点儿也不去错的。
只在谁跟着贾环出去读书的事情上,王夫人又膈应了一下。原来赵姨娘是贾府的家生子,爹娘兄弟都在府里,见贾环要出去,便想为自己兄弟求个体面差使,也好让贾环有个心腹,也是防止贾环身边有她不了解的人,同时贾环有个什么事情她也能早知道些。王夫人见赵姨娘又巴巴地上前说事儿,指不定背后已与贾政下了什么舌头,索性由着她去了,横竖翻不了天去。
于是贾环就带着舅舅当奴才使,配上几个其他的小厮,摇摇晃晃地骑马去了家学。因贾政前些日子管得狠,他虽然不定性,倒也着实念了一点基础科目,代儒一考,也勉强达标了,当下便留在家学里开始背书习字。
代儒见贾环来了,便把他安排跟贾宝玉并排坐了。贾环因贾政管得严、于面子上的礼仪很重视,且有嫡庶之别,对贾宝玉倒是畏惧得很,贾宝玉见他写了个错别字,伸手给他指了出来,贾环嘴唇都要打哆嗦,弄得贾宝玉大为扫兴,只得由他去了。到了下午,贾宝玉是回府吃饭的,贾环还要再上半天的自习,对于贾环来说这样反倒轻松些。只有一件事情不如意——贾政在衙门里得了同僚之贺,飘飘然一番之后回来便要查剩下的两个儿子的功课,把贾宝玉与贾环弄得苦不堪言。
日子如此过,转眼到了殿试的日子,贾珠穿上半新的衣服,一应服饰用具都既不显张扬又透着底气。细想一下李守中所嘱之面圣事宜,在家人期盼的目光下考这一场定论之试了。
这一回因无论如何都会有功名,贾府倒不是很急了,只是不停地在猜究竟会中第几名。等贾珠考完回来了,他自己倒有了点底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