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兵的和平民百姓小商贩不同,大商家多数都是有背景的,那个不开眼的大头兵也不会往大买卖上面去撞,找人家花那些李璮搞出来的交子。所以一时间小商贩,小经营者就成了为这些交子买单的直接受害人。
那些大头兵,简直就跟明抢一样,但是人家确实是给你合法的银钱了,找谁告也说不出道理。而李璮说是发布了法令不允许商家拒收交子。但是这有能有什么用的。人家就是不收,或者给你开一个天价。
最后每到发响的时候就成了益都闹兵乱的日子。结果时间久了,整个益都原本还不错的经济状态却硬生生的被这个益州交子给搅和成了一潭死水。大量的商贩小经营者外逃,剩下很多生意都变成了大商家垄断。而李璮的兵到后期拿到交子也花不出去。渐渐的怨言不断的升高。这也是李璮发动向外扩张的原因之一。
实际上很多战争的诱发都是因为发动战争的一方遇到了危机,或者是几近统治崩溃的状态。但是在统治崩溃之前,利用战争就能将各个阶层积累的矛盾和愤怒转向其他地方。而且战争同时也会带来大量的财富。当然这也存在着巨大的风箱。
谁也不能保证自己发动的战争就是必胜的,就像李璮以往,不论是韩振汉熟知的那段历史,还是在有他的这个时空里面,李璮无一不是那个发动了战争结果又失败的了那个,鲁瑟。作为一个失败者。他只能暗淡的退出历史舞台。
而蒙古帝国可不是腐败的大宋,虽然蒙古帝国的管理现状很混乱,但是对于军事管理情报传递,忽必烈还是非常的重视的,但是为什么山东还有河间等地沦陷之后,他为什么没有发动反击。
因为忽必烈想到了一个韩振汉非常熟悉的词汇。“攘外必先安内。”忽必烈所指的安内,指的到底是哪个方向,很多人心中都是疑神疑鬼的。
因为阿里不哥也算是内患,而蒙古帝国忽必烈治下的汉臣实际上也算是这些不稳定因素其中的一项,也算是内患之一。出了一个李璮,丢了整个山东路,还有小半个河间。实际上为了加强防御能力,忽必烈已经命令让出了大半个河间府,把山东的起义军和蒙古帝国的军队留出了一个真空地带。减少了防御的面积和战线长度,但是防御的人数却有增不减,这当然是几何倍数的提高了防御能力。
而提高防御能力的同时,这次忽必烈的动作也跟韩振汉熟知的历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师和尚的话,忽必烈也不听了,整个蒙古帝国朝野上下一片肃杀。年纪轻轻的安童成了这次内部整顿的主角。凡是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