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学生本来对这位十九世纪的法兰西作家没什么兴趣,但听完这番话,就萌生出想去看看的心思。
“发生在十九世纪的这场法兰西文学内部的斗争,不见得比拿破仑在战场上的厮杀稍有逊色。”
顾陆顿了顿,好像没词儿了,是该结束了。
他总结,“所以对法兰西文学感兴趣的读者,巴尔扎克不是推荐作品,而是必读作品。它包括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甚至还有《哲理研究》。巴尔扎克用文字构建了一个时代,所以我愿意称呼为法兰西的清明上河图!”
法兰西的清明上河图是顾陆自己总结的,其他都是茨威格的评价。顾陆在看完《巴尔扎克传》零星的记忆组合起来的。
谁也不会想到,顾陆临时带点私货的评价,会红遍欧洲……
“哗哗哗——”
教室内响起掌声,第一个鼓掌的就是达教授,同学们跟着鼓掌。
好熟悉的文风,达教授翻译了《一夜天才》,感觉如出一辙。
看来顾陆对“历史人物”的讲述方式,是有个固定公式的,即挖出“瞬间闪光点”,进行放大书写。
也难怪法兰西人、西班牙人会喜欢,怪震撼的。
“很好,顾陆同学,你的这篇对巴尔扎克的看法,都可以作为《人间喜剧》的序言了。”达教授说,“如果以后有新出版人间喜剧的项目,一定用。”
又没有剧透,又能吸引读者兴趣。
这或许就是作家和普通学生的区别,有学生这样想。
“好,我们继续上课……”
二十多分钟过后,铃声响起。
达教授说下课之后,同学们一窝蜂地围到顾陆的座位旁,顿时水泄不通。
都是要签名的。
拿到签名的同学,马上发朋友圈。
还好达教授让其去办公室,算是解救了顾陆。
熟悉的办公室内——
“帮我看看这个课程?”达教授倒了一杯茶,放到顾陆面前,突然这样说。
啥?顾陆刚端起水杯的小手,又默默地放下了。
“准备新开一个课程。”达教授说,“法语文学理论与批评。”
课程名字看上去都差不多,但内容差距是挺大的,好像上节课的法语文化,就包括西方文化概览、法国文学理论、语言学方法论、美学等。达教授还开设的法国文学鉴赏,就是以鉴赏名著为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