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幼常!你来了。”诸葛亮看到了马谡,眉头微微挑了挑,
“李邈怎么样了?作为骠骑将军可不能不遵汉法随意杀人,他的罪名顶多是贬官……”
诸葛亮表明态度了,对此不赞成,但你刘禅若是认为可行,那他也绝不会拦着。
所以在诸葛亮看来,马谡的制度确实不错,但最好的选择就是等天下一统,容错率高了之后再说。到时候他再慢慢理顺朝堂,一步步的完成改革。
“朕才学疏浅,还请相父指教一番。”
…………
在极短的时间,朝堂上的骚乱就平息了。各部官员再度塌下心来老实干活,人心重新安稳下来。
“如若不趁着眼下朝堂成分还不算复杂的时候解决,等日后吸纳无数关东大族之后,这事情还能解决吗?”马谡严肃的说道,语气相比于诸葛亮要坚定不少。
都散了吧,人家师徒因为政见不一吵个架,咱们掺和屁用没有。
而压住部分官员的小心思的同时,马谡也来到了宫中。在长安的皇宫里,刘禅和诸葛亮早已经在那里等着他了。
“但说到底,老臣是受先帝托孤之重,以辅佐陛下的。所以陛下若是对此事感兴趣,丞相府绝无二话!”
“陛下,老臣并不认为此事是眼下必须要做的,所以为了防止出意外,老臣反对现在开展变革。”
真要想让尚书台配合,还得摆平刘禅和诸葛亮。而这其中的关键,还得是刘禅的态度。
如果刘禅不愿意支持他的话,他大概真没机会改革了。
对此诸葛亮也当仁不让,微微点点头道,
“幼常所言变革,乃是当今朝堂官制精简,将职能相同的公卿合并一处,意图提升行政效率。”
“丞相,放心吧,这些我清楚,不会弄死他的。”马谡回答道,这才让诸葛亮防下心来。
“陛下,臣对此与丞相不同,某以为,此事既然发现了,那就务必要尽快解决。”
如果现在开展变革,就算朝堂因此出现混乱,诸葛亮以及季汉四相的压阵,有马谡居外坐镇,一切都还可以稳住。
…………
“这不是好事吗?朕也感觉朝堂上有些乱,尚书令蒋卿也曾向朕抱怨工作嘈杂繁忙。”刘禅有些疑惑的看着诸葛亮,好奇的询问道。
好笑吗,最终挽救这个反对诸葛亮的小丑性命的,竟然是诸葛亮本人……
“陛下,朝堂变革可没那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