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把话说得很有气魄,颇有“灭此朝食”之风。
但他内心其实很谨慎,甚至还有点小紧张。
熟读的他,哪能不知道“灭此朝食”这个典故的出处,原本就是一场败仗。
经过大半个时辰的行军,诸葛兄弟和陈到、甘宁的三千多人马,就来到了彭泽县城西。
部队水陆并进,陈到的护卫骑兵在岸上巡逻遮护,
以免坐船的主力,在抵达彭泽西门外、登陆上岸的时候,被城内反冲出来的敌人半渡而击。
而城内的敌人,果然没有丝毫反应。也不知是本来就兵少将寡胆怯,还是被陈到的戒备森严镇住了。
总之,诸葛军近三千人马,全部安然登陆列阵,只留了数百水手守船,并保护家眷。
诸葛瑾本人,也留守船队坐镇。
看到局面发展到这一步,敌人还丝毫没有举动,已经上岸逼近城墙的诸葛亮,内心又更多了几分把握。
然后,他就按照计划,吩咐甘宁带着一些持弓的轻侠勇士,随他出阵。
陈到则带着盾手在前面保护、遮挡箭矢。
两翼还有那三百骑护卫,稍稍拖后百余步列阵,确保离开城头强弩的射程之外。
骑兵不好携带大盾遮护全身,靠近城墙太危险。而且就算人可以用盾遮挡,战马也是没法彻底护住的。
而稍稍多退百余步,这点距离也不影响骑兵的发挥,城内真要有人敢开门反杀,陈到同样可以瞬息之间冲过去接战。
虽说诸葛军做好了攻心劝降的打算,但展示军威也是绝对不能少的,这是攻心的基础。
如果敌人不觉得必败无疑,又怎么会轻易投降呢。
“吾当有顷公之气势,然不可有顷公之轻敌。”
诸葛亮最后暗示了自己一句,踱到阵前准备劝降。
他如今刚被大哥喊来做事,还没有羽扇,所以只好背着手踱步,也没点手势。
身上穿着,也不过一袭葛布的白袍,但诸葛瑾强行要求他里面衬了一件轻软的皮甲,外面也看不出来。
潇洒固然重要,安全也很重要。
反正是他大哥怂,逼他这么干的。
这不但无损于诸葛亮的“胸有成竹”,还能衬托出他的孝悌,听大哥的话。
……
走到盾墙后面,诸葛亮敞开嗓门,对着城头劝降。旁边的骂阵手也纷纷把他的话语扩音散播开去。
“城上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