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后,姜玉楼便收到了来自东京角川书店支付的巨额稿费。
在岛国,书籍的版税是提前付的,出版社只要出版了书籍,就会打钱,之后销量好坏和作家是没有关系的。
对方用的是日元支付,而不是美元。
一共五百万円,在这个年代,可以说是一笔巨款了。这还是首印,后续的话,那就不可估量了。
按理来说,他应该高兴才对,但他收到稿费,后并没有太过兴奋。
因为这笔外汇对姜玉楼来说等于没有。
在这个年代,华夏个人是不允许私人持有外汇的,直到1983年,外汇管理局才允许“三资企业”开立外汇存款账户并自由提取外汇汇出。
也就是说,姜玉楼想取出稿费的话只能兑换成本币。
这个时候日元和本币的兑换是1:0.06,也就是100日元可以兑换6元。虽然黑市兑换比率更高,但没有什么意义。
姜玉楼之所以想留着日元,也是因为距离岛国那个如同烈火烹油般的大时代不远了。他想留着这笔钱,不管是投资岛国的股市还是楼市,都能让他的财富在十年间暴涨十倍左右。
虽然换成本币投资国内一样可以赚钱,但一个是赚国人的钱,一个是赚小日子的钱,两者相比,他更中意赚小日子。
与其钱都让华尔街的资本家赚了,还不如让他这个小日子的苦主拿回点利息呢。
只是,想要达成他的目的,靠他自己没有用,还得找个在官面上说得上话的人。
姜玉楼找了一圈,发现他认识的官面上的人都没有这么大的能力。
钱少倒还好说,问题是他手上那是五百万日元啊,换算成本币,那就是三十万,真不少了。
也不知道消息是怎么传的,被刘所拉听到了,于是找上了他。
“玉楼,听说你想兑换外汇券?”
“这消息连你都知道了?”
姜玉楼眼角一抽,也不知道是哪个大嘴巴传出去的,这不是给他找麻烦嘛。
不过,他还是点头道:“是有这个想法,所拉姐,我手上现在有五百万円的日元外汇。这笔外汇兑换成本币的话差不多有三十多万,这么多钱在国内我这辈子都花不完,所以想着是不是换成外汇券,要是在国外留学或者投资也方便点。”
“你想留学?”刘所拉的眼睛本就明亮,听到他的话后,更是烨烨生辉。
姜玉楼模棱两可道:“有这个想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