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新星》本就有着不少拥趸,加上近期由原著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新星》的热播,更是让他的人气进一步飙升。
不过,人气这东西很玄妙,不仅要靠作品说话,还需要用一部部作品维持住。
而维持了他名气,并且给他的热度舔了把火的正是《新星》的续作《夜与昼》。
有《最文学》的名气和渠道加持,加上《新星》续作的噱头,以及改革文学的受众非常多,很快《最文学》第三期增刊变得炙手可热。
很多大学生在图书馆、在宿舍或在树荫下竞相传阅一本本被翻得发卷的《最文学》杂志,上面刊登的正是长篇小说《夜与昼》。
如果是现代,《新星》和《夜与昼》这样的小说在大学校园里可能有读者,却不会有如此盛况。之所以如此,还是因为这一代大学生的主人翁精神。
他们不吝于谈论政治,如果政府有做得好的,他们会夸奖,有哪里不到位,他们也会公开批评。在这个年代,他们是真的敢于贴大字报的。
正是这种对政治的参与感,让这个年代的大学生对改革文学特别感兴趣。
甚至有连着看过《新星》和《夜与昼》的老师是这么说的,“如果想了解华夏当代社会,想了解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不平衡心理及挣扎,想了解不同年龄段人之间的观念嬗变与冲突,想了解当代华夏人性扭曲的特殊历史以及时代阵痛,不可不看这两部书。”
在这两部书中,柯云璐以百万字的浩瀚篇幅描绘了京都近二百个人物、几十个家庭、十几个大院,上至高官达贵,下至贫民百姓、三教九流无所不有,把一个八十年代的京都活脱脱端了出来。
当然,由于他创作这两部作品的时候只是棉纶厂的工人,他对基层可能会有了解,对顶层建筑的了解则太过片面,但这并不影响他的两部作品足够优秀,并以强烈的现实感吸引着广大青年读者。
柯云璐性格腼腆,不太擅长应付人情往来。
好在,作家身份特殊,总能得到青眼和优待。
市领导和作协领导以及厂领导和柯云璐一家说了两句话,正准备告辞时,邮局的邮递员来了。
“柯老师,有你的邮……件……”
邮递员看到柯云璐家聚集了一大群人,以为发生了什么,真是吓了一跳。
很快,在周围人的解释下,他明白了过来。然后这位邮递员只能硬着头皮,将邮件递给了柯云璐,然后一溜烟的跑掉了。
有眼尖的人看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