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影响力非常巨大,编撰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让后世得以初窥上古文明和文化的璀璨,实行的有教无类打破了阶层特权将知识传给了普通人,一生所学所行所言被后人总结成了《论语》,更为华夏文明留下了影响深远的儒家、儒教、儒学体系。
实际上,孔子一辈子都在为了当官而奔波,从仓库保管到牧场场长,再从权贵的管家干到鲁国的礼官司寇(临时的鲁国外交部长),其核心思想中周礼的臣要忠于君那套,实际上就是封建制度中君君臣臣的雏形,再简单点去说的话就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其政治抱负,便是在面对着春秋时期诸侯雄起,想要拿着周礼那套炒冷饭,让群雄并起的春秋列国,去按照虚无缥缈的礼来臣服于周天子。
所以最终落了个颠沛流离十几载,最终去世也没施展报复的机会,甚至是在其弟子编写的《论语》中对于孔子所受的挫折,是半点真相也没留下来。
在郑建国来看,一辈子想当官的孔子政治嗅觉可以用低下来形容,他拿着周礼去让诸侯国的臣子们要忠于诸侯国的君主们,依靠这点在脑子不够的几个诸侯国国君那里是得到了优待。
然而这些脑子不够的国君身边,即是有笨蛋也不会太多,那么孔子就没想过按照这个周礼的规定,诸侯国的君子们就要忠诚于周天子,这就像是让秦昭襄王在面对周赧(nǎn)王的六国联军时跪地投降。
那还玩个蛋蛋?
以至于到了战国群起时,就更没人去搭理孔子的学派了,哪怕到了楚汉争霸后刘邦奠定汉家王朝,也是没想着去搭理,黄老之说先进的多也符合当时国情,所以在汉朝中下层的诸侯国层面也没多大市场。
而从汉朝到宋朝的这段时间里,又都是各种高门大阀的情况,让这些人去为了忠诚而忠诚于皇帝?
也就是欺负柴家孤儿寡母的赵匡胤,才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前提下实行重文轻武,于是半部论语治天下和非东华门唱名者不算好汉才流行起来。
这一流行,就流行了差不多一千年,在将孔子捧成圣人的同时,还把孔子在《樊迟请学稼》中透露出的帽子本位的思想,刻入到了中华民族的骨髓里。
以至于华裔到了美利坚时,还秉持着民不与官斗的心态,面对着争取个人权益的游行罢工而裹足不前,最终成为美利坚唯一被特定法律针对的人群。
孔子的影响已经是过去式了——
曾经,郑建国是想到过在有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