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皇帝放下疏奏,深吸一口道:“谁还有事要奏?”
临近年关,或许是下着大雪,送回京城的疏奏少了。
李东阳三人这几日,坐镇内阁也看不见几封疏奏。
严成锦望着弘治皇帝,陛下没提开丝路的事。
弘治皇帝和大臣们在关闭海禁的环境下,生活了几十年,早已习惯这样的局势。
突然提及开丝路,定会不习惯。
开丝绸之路,良乡是最大的收益者。
良乡拥有大批飞梭织机,手上有大量的生丝,开了丝路后,恐怕一匹生丝,都能卖到丝绸的价钱。
“丝路断绝了一百多年。
要回复西北的基础设施,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
宫里修缮一座宫殿,都要花费十几万两银子。
西北如此多的驿站、塌房和钞关,修出一条可以走商的路来,不知要花多少银子。
陛下需深思熟虑,也可以理解。”
严成锦估计,陛下过几天就会想出结果了。
严成锦想不明白,杨一清为何要弹劾他。
陕西苑马寺的战马翻了一倍,还要感激他呢。
若不是择优育种推行西南,恐怕剩下的战马数量,还不够三千匹的。
史料中,杨一清苦心积虑除掉了刘瑾,表面上看可以归为清官。
但刘大夏也被称为清官,却私藏了海图。
严成锦微微转头,朝杨一清看去,更加笃定史书不可信。
史书说,杨一清长得奇丑无比,才不受重用。
可眼前的杨一清,长得不没有马文升丑。
杨一清的将才只比王越稍差一些,除去刘瑾后,当了三边总制,令九边安定了许久。
下了朝后,
百官从奉天殿出来,严成锦走快几步,对着杨一清道:“敢问杨大人,为何要弹劾严成锦?”
杨一清看着眼前人,穿着御史的绯袍,相貌俊秀,腰间还系着御赐的犀带。
与他昨夜翻阅的资料,所描述一致。
他愤愤道:“你就是……”
严成锦摇摇头:“不是。”
“你骗傻子呢!”
见他如此坚持,严成锦点头:“嗯。”
可恶,此子竟当面骂他是傻子,杨一清很快平静下来,捋须道:“你找本官作是为了那本疏奏?”
严成锦已经确定,杨一清不认识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