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有素,军纪如山。而要做到军纪森严,就要解决兵卒后顾之忧,就要爱兵。如此一来,兵卒才能服从军令,才能百战百胜。这又岂是区区饷银能做到的?”
“当年鞑子入关时,号称“满万不可敌”。可惜王和垚生不逢时,否则以他练兵之能……”
黄宗炎没有再说下去。
即便王和垚如何擅长领兵,以当时汉人窝里斗的常态,王和垚恐怕也无能为力,撑不了几天就玩完。
“老爷,你说的是这么个理!咱们这位余姚老乡,一定会打下一片天地,甚至可以夺取天下。现在光是绍兴军,已经有五千多人!再过一两年,可不就兵临天下吗?”
“谈兵临天下为时过早。”
黄宗炎笑道:“绍兴府募兵多,那是因为绍兴府背靠四明山。四明山历来是反清的圣地,抗清的义军不知多少。绍兴府还有原来的绿营兵,再加上良家子从军,五千人不足为奇。”
当年清军入关南下,他与兄长黄宗羲变卖家产,组建“世忠营”,入四明山结寨抗清,后山寨被毁,追随鲁王兵败,不得不隐居避祸。
期间黄宗炎两次被捕,几处极刑,被众人营救,才逃过一劫。
“老爷,以老奴看来,王将军虽懂治兵,但不懂人心。就说这忠烈祠,里面应该都是些大人物,你看这些人,一个个张三李四的,谁知道?”
“黄才,这你就不懂了。一将功成万骨枯,成名的是将领,但死伤的却是千千万万普普通通的兵卒。而这,才是王将军的高明之处。”
黄宗炎又给老奴上了一课。
明末血淋淋的教训就在眼前,君王与将官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已,以天下之害尽归于百姓,以至于大明失了天下。
王和垚能爱兵爱民,从提倡民间尚武之风做起,已经走在了天下各路势力的前面。
“老爷,既然王将军这么厉害,大老爷怎么不出山?他学识那么高,岂不是能帮上王将军许多?”
黄才奇道。
“我也不知。雄心壮志,岁月飘零,也许他已经失望过了,不想再经历一次了。”
提到兄长黄宗羲,黄宗炎也是惘然。
想当年,兄长为抗清毁家纾难,铁血丹心,到如今年过花甲,那个救国救民的真汉子,似乎消失不见了。
不过,余姚英雄辈出,黄宗羲、朱舜水们老去,王和垚、赵国豪等年轻一辈,又接过了抗清的大旗,风起云涌。
黄才懵懵懂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