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5名公卿由朝廷的死忠人士们保护,他们不愿交出5名公卿。
幸运的是,西乡吉之助等人收到毛利父子的谢罪书,并且视察过山口的破城进度后,感到十分满意,不等毛利家交出五名公卿便直接撤军。
如此,讨长军团原地解散。
二十万大军分崩离析,诸军各回各藩。
松平容保有心继续坚持,却已是无力回天。
讨长军团解散后,他能指挥的部队只剩下自己直属的会津军,约莫二千号人。
就凭这点兵力,莫说是攻下萩城了,连保住目前打下的地盘都办不到。
于是乎,他也只能黯然撤军。
动员了足足二十万大军,声势浩大的“长州征伐”,就此落幕……落了个虎头蛇尾的结局。
不仅没能攻陷萩城,就连先前打下的地盘也全部吐出。
换言之,他们这一仗算是白打了!劳民伤财却又一无所得!
在阅读完卷轴上的内容后,青登许久没有说话……
他默默地收起卷轴,然后直勾勾地紧盯眼前的虚空,作沉思状,动也不动……
乍一看去,他似乎非常平静。
可实质上,但凡是了解青登的人,都知道这是他愤怒到极致的表现!
此时此刻,他全凭自己的坚韧心性与优秀涵养来压制怒火。
他强迫自己恢复冷静,待心绪稍稳后,他开始细数此战的所有细节、过失。
为什么这场本应必赢的作战,竟会以此等结局收场?
不一会儿,他总结出两条原因:
一方面他高估了松平容保的能力。
另一方面,他低估了西乡吉之助的野心。
实质上,前者并不算是什么错误。
讨长军团的将领虽多,但其中既有足够的地位,又能让青登信任的人,就只有松平容保。
除了松平容保之外,他没有别的可以信任、能够委以重任的对象。
也就是说,青登当时压根儿就没得选,只能去相信松平容保。
若让其他人来掌管讨长军团,绝对会招致更加严峻的后果。
诚然,松平容保犯了错误,不顾诸将的意愿,强行要求攻城,直接引发军团的分裂。
可导致作战失败的罪魁祸首,并不是松平容保,而是西乡吉之助!
西乡吉之助的用意,已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