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谓很重要的一件事儿,名义上为朝廷开疆拓土,赢得功绩,同时自己也能从中获得利益。
只有战争,才能让朝廷向辽东拨付更多的银钱。
钱多了,他养家丁也就不用那么捉襟见肘。
同时,有了宽甸六堡,定辽右卫的辖区就可高枕无忧,其背后的辽河平原也就稳如泰山了。
这样,他的主要视线就可以集中到沈阳,从这里出兵,往东可以直接杀入建州女真地盘,向西则是直入辽西草原,可以直面土蛮部,再不用被蒙古人和女真人来回拉扯。
打仗,耗的是朝廷的银子,而收获的不止是功劳,还有无数战利品可以装满他的荷包。
本来,在他的盘算中,打王杲没必要一棍子打死,他手下那么多城寨,一年扫两三个最富裕的城寨即可。
只要朝廷下令让他剿灭王杲,有的是法子慢慢磨死他,还能把王杲部所有的财富拿到手。
可是蓟镇军的到来,他之前的打算明显就行不通了。
今年,看样子王杲都不一定能活过去,那么就只能开始逐渐针对王兀堂以及其他女真部族了。
总之,在李成梁心中,当然是不能让辽东安稳的,必须在消灭王杲部后,再从女真部族中寻找一个新的势力集团,替代王杲的作用。
这样,辽东才能源源不断从京师获得钱粮。
还得抽时间扫荡草原了,灭掉女真王杲部,想来未来两年女真部就算有心也是无力。
有王杲前车之鉴,短期内应该不会有人效仿。
这段时间,还就只能西进草原,拿土蛮部刷功劳了。
谁能想到,看似一场国战,但在涉及到其中利益的将官心中,态度可谓迥然不同。
魏广德这边,结束了三日休沐,早已经回到内阁办差。
不过今日,他正对手里一份奏疏皱眉。
这是户部、工部和兵部联合上奏,拟拨银二十六万二千六百六十八余两修大同边墙,分作五年支给,每年发五万两,最后一年发六万二千六百六十八余两。
如果这份奏疏是在几年前出现,魏广德或许会毫不犹豫的就批了,可是在大同和议执行以后,还在修边墙,魏广德就觉得是否有些浪费。
他正在考虑让兵部重新编练边军,提高边军战力,这边就把大笔银子投到修边墙中,这边墙修来干嘛?
就为了将来子孙后代能看到巍峨壮丽的明长城吗?
为何明朝会用边墙和长城称呼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