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左氏传》这本书,到底代表着是什么?
蔡邕将此书授给自己的深意,甚至是自己当初见到李儒之时的点评……
这些斐潜自然是一时之间无法得知了,或许等到什么时候将师傅蔡邕接到此处之时,才有办法再向师傅求教一二,来解开这个谜题。
斐潜不由的揉了揉想得有些发胀的眉心,正当想稍微休息一下,却有亲卫来报,说是常林常伯槐前来拜访。
那一日常林跟着崔厚来了这里,也就是见了一面,之后便也没有再冒过泡……
多半是在周边查看和观察,不过本身斐潜这里也就都是百废待兴,真正有价值的作坊还在北屈,再加上这段时间确实事情繁杂,也就没有理会常林了。
现在,算是有决定了?
没办法,在汉代,士族就是有这样的权利,去考察和选择一个人进行投资和协助,就像是后世的那些风投公司……
斐潜出了厅堂,到门外相迎,见到了常林便说道:“近日琐事繁多,真是怠慢了,还望长顺海涵。”
常林长揖到地,说道:“斐中郎折杀林也。林不请自来,实有打搅,恳请中郎恕罪。”
斐潜呵呵一笑,立于门左,伸手相邀。
常林连连推辞,死活不肯先于斐潜进得大门。于是最后斐潜便轻轻牵着常林臂膀,一同走进了门内。
常林比起上次在温县之时,明显的更加的谨慎和谦卑,脸上的笑容一直不断,行动举止更是处处以斐潜为重。
当初在温县的时候,斐潜只是别人口中传闻的一个人,而现在可以说是在北地平阳的一方小诸侯了,这种差异自然而然的让常林倍加小意。
常氏是乔迁了的士族,这种大规模的搬迁行为,又不是后世的什么公费出差,一方面舍弃了原先的安身立命的产业,另外一方面不管是沿途的吃喝拉撒,还是到了地头的重新安置,兴建或是购买房舍,都是需要消耗掉大量的身家的。
因此就算是常氏原先再富庶,现在估计也折腾得七七八八,没有剩下多少了……
当然,再贫穷的士族,也还是士族,比起平阳城下那些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农夫黔首来说,还是在很多方面上具备优势的,比如常林到了西河之后,便拿着斐潜的介绍信在西河寻求了一个录事掾史的职位,也算是文书类的官员,得以安身。
欲重新购置产业,发展家族资产,便是离不开四个字“开源节流”。
常林这一次跟着崔厚南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