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怨恨什么的,也就是在所难免了,东州人和川蜀人面和心不和的祸根,其实也算是刘焉留给刘璋的重要遗产之一。
再加上川蜀之地,宗教、民族纷乱,比如顺帝时巴郡的女服贼,冲帝时巴郡服直自称天王,桓帝时蜀郡李伯称帝等等,都说明川蜀一带相对闭塞,当地人有强烈的避祸意识和乡土观念,对于“阴图异计”的外来政权抵触性很大,虽然有部分巴蜀人士出于利禄问题择割据之主而仕,但是有更多的人还在恪守矜持,不予合作,或是有限度的进行合作。
若是刘璋雄才大略,很有手腕,像是诸葛亮一般打一派拉一派,给出路也举刀枪,说不定还能成为一番基业,但是仅仅凭着其耳根软,善良的个性……
自然也就怨不得其下众多的谋臣,各自求各自的出路了。
庞羲的大营,绵延极大,方圆五里之内,几乎都给占了,气势宏大。
刘焉故去,庞羲也年岁不小了,自然也是要替自己的下一代考虑考虑,作为谋臣来说,庞羲自然不能完全去走像是刘焉一般的老路,因此在朋党之事上,该拉拢,该妥协的时候,依旧还是拉拢和妥协。
这一次离开成都这个政治中心,庞羲自然是不放心,但是又不得不亲自主持前线的防御军务,因此对于成都的遥控,也就是借助费诗和李恢等人来完成。
费诗和李恢,是川蜀人,但是不是所有川蜀人都能得到刘璋德重用,也不是所有川蜀人都平等,就像是费诗,李恢,文学、民生、政事、军事都不算是太差,可就是一直没有什么好去处。
费诗多少还算是好,绵竹县令。
听地名还算是不错吧?
是不错,当年刘焉领益州之时,还准备将将州治迁于绵竹,由此可见绵竹原本也算是不错的地方了,可为何能落入费诗手中?
很简单,因为在前些年,绵竹忽起大火,而川蜀多竹木,大火烧了三天,也将绵竹烧成了一片白地,至今也未曾恢复其原貌三分……
费诗这绵竹令的水分,自然就可想而知了。
李恢更是如此,身为建宁人出身,原本就被成都左近的人视为乡巴佬,遭受排挤自然也就成为了家常便饭。
庞羲这一次自然是拉拢了这一批被排挤到边缘的川蜀之人,然后允诺好处,使其归为己用。费诗和李恢也是期盼能咸鱼翻身,也就一拍即合,各取所需。
“也不知安汉之处,当下如何了?”庞羲慢悠悠的说道。
李恢拱拱手,毕恭毕敬的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