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事,可为数不多的几次插手朝局,都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
其中,最让人侧目的就是一条鞭法引起的阁部之争,李国师不仅明确支持一条鞭法,还明确支持内阁,且还让他给做成了。
诚然,之所以能成,皇帝的强硬态度才是关键。
可李国师能影响到皇帝决策,足见其能量之大。
如何不忌惮?
忌惮之余,也不禁愤怒!
想来就走,想走就走,当朝廷是什么?
一个名不见经传,甚至都没有功名在身的人,有什么资格做大明国师?
对了,大明从没有国师这个官职!
李青上午进的宫,下午,就有人联合闹事儿了,围在宫门口吵着要见皇帝。
时下的朱厚熜,可不是当初任人拿捏,动不动就慌得不行的少年天子了。
掌握核心权柄的他根本不惧这些小打小闹,甚至都没露面,只是给内阁下了一道旨意,让其解决……
如今大明文官,再不是当初杨廷和那会儿,一人振臂一呼,群起响应。
人心已然散了。
一边憧憬着当初的‘盛大景象’,一边又为自己的利益得失考量,想既要又要,结果却是越来越弱势。
当然了,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再出现一个像杨廷和那样政治人才。
本来杨慎是可以继承父亲衣钵,挑起臣权对抗皇权的大旗,然,朱厚熜的一莽到底,虽险些酿成大祸,却也扼杀了这种情况的发生。
就如现在,对李青不爽的人多了去了,侍郎以上的大员们却是一个没来。
说到底,不是真就怕了皇帝,而是缺少一个精神领.袖,导致他们不自信了。
甚至,其中有些人明明不爽李青,却会明里暗里的按照皇帝的意思办。
就如内阁。
作为被监控的对象,内阁对李青的仇视要更大。
虽说李青之前帮过内阁对抗六部。
权力场就是这样,大多时候都只能共患难,不能共富贵。
无他,权力怎可予人?
文华殿。
接到旨意的李时叹了口气,让夏言做和事佬。
夏言不想去,一是不想平白跟同僚树敌,二是当初李青挺内阁时,他还没入阁呢。
自问没承人情,且也不爽李青的他,十分抗拒做这个和事佬。
“李大学士,自太祖高皇帝以来,我大明朝从未有过国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