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
在听到这个事件后,关麟顿了一下。
不过很快,他就想到了什么,当即眼眸眯起,一本正经的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良知出于心,心即是理,没有私心就是合于理,不合于礼,就是存有私心…”
这么一番故弄玄虚的话后,关麟目光灼灼的对上左慈,语气也变得更添严肃。
“诚如你所言,这世界本不美好,许多黑恶的一面无时无刻的都在腐蚀着天地间芸芸众生的良知?可…这些良知只是被腐蚀,不是消逝了!我们道教存在的意义,难道不应该是洗涤世人心灵,重新唤起他们的良知么?还七十五岁老翁的清白,这很难…对于某一个人很难,乃至于对于某一个道教而言很难,但…若是对于天下芸芸众生呢?若是每一个人的良知都被唤醒,都不再‘各扫门前雪’,而是一道义正言辞的站出,那他们的声音还会被淹没么?”
“当然,这很难!需要有人去挑头,需要有人去引导,可不难?何须道家去做?正所谓‘知行合一’,道家欲要胜过佛家的虚妄与构想,超越儒家的传承与礼教,成为真正的王朝正统,这份重量…必须承受的住!这份舆论,必须由他们引领!惟天下之至诚,然后能立天下之大本…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当关麟把话说到这里时…
对于左慈而言,可谓是四个字——振聋发聩!
对“致良知”,对“知行合一”,对“安身立命”,对道家的发展与繁荣…
俨然,他有了全新的理解与认知。
他没有再说话,再发出提问。
而是庄重的双手合十向关麟行上一记最庄严的“道”礼。
这一刻,他彻底的悟了!
原来,这才是所谓的良知,所谓的知行合一,所谓道家发展的衷心与奥义!
…
…
洛阳,行宫深处。
曹操端坐在一方锦垫之上,他的眼眸眯起,手指轻轻地握住小锤在编钟上敲打。
每一次小锤与编钟的触碰都异常的孔武有力,仿佛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编钟发出深沉而悠扬的声响,如同远古的呼唤,在宫殿的每一个角落回荡。
初时,如同晨曦中的微风,轻柔而清新,带着朝阳的温暖和希望。
渐渐地,曲调开始变得雄浑有力,如同战场上的战鼓,激励着人们的斗志,让人热血沸腾。
曹操手指中的小锤在编钟上飞快地跳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