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对付四海集团的方案是秦川经过深思熟虑才确定下来的。
南川市有南川市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
这个地方人不多,只有100多万人口。外来人员虽然比较多,但与此同时,本地土生土长的人也非常多,而且形成了一股股纠结在一起的本土势力。
这些势力守候相望,牵一发而动全身。
秦川来到南川市公安局之后,查询一些情况就很方便,查询一些信息可以说没有任何阻碍。所以他到来之后,刻意了解了一下相关部门领导的一些基本情况。
结果秦川发现一个事实:在南川市这边坐上高位的领导基本上都是南川市本地人,很少有外来人员。而这些人员有的还沾亲带故,或者说是一个宗族的。
这也是秦川为什么没有在清理李建国案件的时候采取过激的暴力手段的原因。
虽然李建国这个走私案件办理得很顺利,那是因为秦川事先准备得非常充分,而且有关李建国的犯罪证据也掌握得非常充分。
但是即便如此,为了防止成为众矢之的,为了防止被他人所针对,为了更好地在以后开展工作,秦川对李建国都没有直接下手。实际上以秦川当时掌握的李建国的一些杀人证据,可以直接逮捕对方,根本没必要假借他人的手。但是如此一来的话,就把秦川这个外人推到了前台。
在南川市这边,所有公安局、组织部、工商管理局、税务局等等等等,这些所有单位的一把手,秦川是唯一一个外来人。所以如果秦川直接对李建国下手的话,势必会引起这些人的集中反抗。就算因为证据确实充分,他们反抗不了,但秦川和对方对立的这种状态在潜意识里已经建立起来了。
所以秦川才通过纪委的手,让纪委那边掌握相关的证据,然后转交给秦川这边,让公安局再介入才办理李建国的案子。要知道秦川安排人给纪委一共寄了两次材料。第一次材料里边的罪行不可谓不重,但纪委那边还是想了办法,保了李建国,对方马上就要出来了。秦川才使用了第二个杀手锏,直接把李建国犯有刑事案件的罪证交到了纪委。
当时因为涉及到刑事案件,纪委那边实际上是没有权力侦办的,而且这也是一个烫手山芋,所以他们直接把这个东西转交给了公安局。而事实上,如果秦川没有通过纪委那边拿到这些证据的话,那么有关李建国的刑事案件侦办肯定还会受到相当大的阻力,甚至能不能办得成还两说。
因为只涉及到公安局的话,这一个部门就可以采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