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吃了这样的亏?大家怎么能咽下这口气。
现在皇太极要打索伦部,所有人都举双手赞同,甚至还有不少人主动请缨要跟随豪格一起北上作战。不过这些建议都被皇太极否决了,在他看看豪格的兵力足够了,不需要这么多人,而且动用的兵力越多后勤压力也越大,大清的底子太薄,他还要留余力对付大明呢。
豪格很快就调动好了军队,领兵浩浩荡荡从盛京北上,短短几日之间就兵峰就抵达了法因河卫,也就是后世牡丹江市和鸡西市中间地区。
豪格吸取了上次兵败教训,没有分兵而是直接一路北上。他意图直插现在索伦部所在奴儿干地区,然后扫荡此处,逼迫索伦部同他决战。
如果索伦部避而不战,豪格也早就有准备,他会直接破坏掉奴儿干区域的所有设施,让索伦部无法继续在此居住。哪怕等冬天到来,豪格退兵后,索伦部回到这里也生存不下去。要知道北方可是寒冷的很,奴儿干区域冰天雪地,没了各类设施,在野外生存可以说是十不存一。
而且根据豪格所知,大明对索伦部的支援就是通过奴儿干这边的海湾进行的,只要把这里全部破坏掉,大明以后想再运输物资过来给索伦部也极其困难。
断其后路,索伦部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继续向北跑,可再北就没办法生存了,另一个选择就是和大清正面决战,这是豪格正期望的,无论哪种选择,豪格都是胜券在握。
豪格领兵北上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奴儿干,索伦部的首领博穆博果尔对此并不意外。在上缴贡品的时候他就预料到了这点,知道皇太极肯定要报复。
其实对于贡品一事,在之前求和的时候皇太极所提出的要求本就苛刻,皇太极算准了索伦部的能力,特意加大数额进行索取。
从对方的要求数额来看,索伦部倒也不是完全拿不出来,可一旦以这个数额上缴索伦部自己的生存怎么办?总不能不顾自己的生存上缴贡品吧?而且对方的用意本就恶毒,意图用贡品数量来控制索伦部的发展,博穆博果尔一眼就看穿了皇太极的想法。
正是因为如此,博穆博果尔才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他本打算用这个法子拖延一下,能拖多久就拖多久给自己争取时间。但没想皇太极的反应这么快,前脚贡品刚送过去,后脚就派豪格来了,这根本就不给自己半点活路啊!
早知道这样博穆博果尔当初连半点贡品都不会给皇太极,反正要打留着自己用不好么?不过现在说这些已经晚了,随着豪格出兵的消息传来,博穆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