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冬天向来的比南方更早,豪格出兵的时候已是夏末了,按照往日北方降温的时间来计算,豪格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解决掉索伦部,如果时间再久等北方的鹅毛大雪下来后这仗就不好打了。
不过豪格对此很有信心,他的大军无论从数量还是实力都比索伦部强,而且豪格本人也是极为能征善战,出兵之前他就对此做好考虑,冬季的来临虽然不利于作战,可同样也不利于索伦部。
在被大清逼到奴儿干的索伦部眼下已是退无可退,一旦继续向北撤退,那么索伦部恐怕很难渡过这个冬天。而现在就是最好的机会,利用天气逼迫索伦部和自己决战,只要在战场上打垮索伦部,那么北方的隐患就不再存在。
豪格进军速度极快,抵达法因河卫之后继续北上,很快就到了葛林卫附近,大军渡过葛林河,此地离索伦部所在区域已不远,用不了几日就能直接抵达奴儿干。
博穆博果尔此时也已出兵,他不可能在奴儿干等着豪格打上门来,既然知道对方已经开战并领大军前来,坐等敌人打上门被动防御是最笨的办法,索伦部落可不是大明,奴儿干也不是关内,没有大明那么雄厚的实力,更没有大明坚固的城池依托。
如果任凭豪格直接攻到奴儿干,那么这场仗就算最终赢了,索伦部的损失也极其惨重。奴儿干的营地一旦被毁,索伦部怎么能渡过这个冬天?所以索伦部必须主动出击,把战场向南延伸。
当豪格的军队到达葛林卫的时候,博穆博果尔也领军抵达了依木河卫一带,双方的距离仅只有百里左右,豪格闻讯大喜,他不怕索伦部主动出击,其实巴不得博穆博果尔这么干呢,既然对方自己来了,也省去了他找寻索伦部踪迹的便利,豪格立即下令大军暂时休整,做好战争准备,同时派出大量斥候,以确保抓住索伦部主力的所在。
大战一触即发,双方一开始都很谨慎,互相试探,战火先从双方的斥候开始打响。很快两边的斥候就接触上了,小规模的战争激烈异常,虽然索伦人的斥候比八旗精锐更为善战武勇,对地形也有相应的便利,而且在双方的接触下占了上风,可问题在于索伦人的数量不足,而豪格的兵力更多,哪怕在斥候交战中大清受了些损失,这些损失豪格完全承受得起,但索伦人就不一样了,整个索伦部落不过万人,博穆博果尔能拉出来打仗的兵力仅几千多人,这么些人死一个少一个,哪怕豪格不顾伤亡以二换一,博穆博果尔也是承受不起的。
几天下来,博穆博果尔就有些吃不住这种打法了,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