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两白银。”
“抱歉,衍圣公府真没这么多钱。”
朱国弼连忙摆手:“不不不,孔先生误会了。我的意思是表面上让衍圣公府捐十万两,以此带动其他士绅和百姓捐钱。”
“事成之后,衍圣公的钱如数奉还。”
孔兴燮嘴角浮起一丝笑意:“好说,好说。”
“孔先生同意了?”
孔兴燮保持脸上的笑意,嘴上却没说同意二字。
这么做看似没什么问题,但是对衍圣公府没有一点好处。
本着不占便宜就吃亏的原则,他不能答应。
朱国弼心里跟明镜似的,他压低声音:“孔先生放心,士绅和百姓的钱三七分账。”
朱国弼虽然没说谁三谁七,但孔兴燮非常识趣的知道自己拿三成。
他站起身深施一礼:“朱大人放心,孔某这就回城帮勤王军筹措钱粮。”
孔兴燮回城后立刻召集城中有名的士绅,向他们传达了捐钱的想法。
城中士绅虽然不想捐,但孔兴燮捐钱意味着这件事没得商量。
于是乎。
士绅率先捐钱捐粮,百姓们紧随其后也捐钱捐粮。
拿到钱后,朱国弼先是把衍圣公府的钱悄悄退回。
剩下的三七分账。
两天后,朱国弼再次出发北上。
每到一处。
当地守军便望风而降。
没有投降的济宁州反而成了另类。
朱国弼本想绕过济宁。
但济宁濒临运河,是漕运要塞。
为了确保漕运无忧,朱国弼率领部分主力返回济宁再次攻城。
随着伤亡日益增多,而城外又无援军。
济宁城也选择了投降。
在吸纳了各地降兵,外加新招募的士兵后,朱国弼总兵力已经高达七万!
他率兵沿着运河北上,抵达东昌府后向东杀向济南。
此时的济南尚在混乱之中。
因为那些被东厂和锦衣卫带走的官员都被带到了这里。
听闻朱国弼大军将至,东厂太监下令放人。
众人疑惑间。
太监留下一句死守城池,戴罪立功便匆匆离开济南。
众人都惊呆了。
尤其是张煌言和张名振。
他们二人在兖州府的时候就有机会戴罪立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