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五十八年二月初二,已经78岁的仓山居士袁枚和67岁的三半老人赵翼,在扬州会晤了奉命赴浙的满清重臣庆桂后,坐船来到镇江,下榻于女子骆绮兰在超岸寺附近的宅子里。
骆绮兰是袁枚最得意的女弟子之一,三十岁便守了寡,随后移居京口,先后拜袁枚和王文治学诗,是时下少有的脱离了「三从」家族关系的女文人。
虽说这个月底袁枚的长子袁通就要娶妻,好多事得提前准备,可他并不急于返回小仓山。要知道那里终日宾客盈门,人多眼杂,他此次来镇江是要等一个人,一个从北海镇来的信使。
说起袁枚,后世人们的关注点都在《随园食单》和《子不语》上,尤其「女人是老虎」的典故,让无数人津津乐道。
在很多人眼里,这位在历史上活了八十二岁的老人整天除了吃吃喝喝游山玩水,还收了一群女弟子,可谓「不务正业」之典范。
然而袁枚表面上的所作所为,不过是应对满清文化高压统治的无奈之举,厌烦透了官场上的迎来送往和不作为。在他的骨子里,一直都是秉承着明末清初的「经世致用」思想,简单来说就是「尊周皈孔,否定程朱」。从这一点来说,他和汪中、江藩、洪亮吉乃至阮元这些顾炎武传人的看法完全一致。
不过与汪中他们不同的是,袁枚不光是这场思潮影响之下的思考者,也是生活方式的实践者,只是迫于满清的文化专制,不敢有任何纯理论性的著作。他对「经世致用」的所有思考都蕴含在其生活方式和文学作品里,如盐之溶于水。
作为袁枚的忘年交,喜欢开玩笑的洪亮吉评价他是「通天老狐,醉辄露尾」,貌似狂放不羁,实则心知肚明。
话说那场发生在明清变革之际,批判程朱理学、推崇经世致用的思潮,其实是儒家内部的一次自我大反省运动,也被后世的西方学者称为「中国现代化思想文化的萌动」。
真正的儒学并不守旧,虽然自汉武帝以来就沦为统治者的工具,但它一直在求变,直到空谈心性的程朱理学在元明清三代被正式确立为官方的正统意识,一切就都白瞎了。
读书的目的只为了科举,科举就是为了做官,而做了官就必要升官发财。被私利收买的知识分子集体沦陷,成为了一群有知识没文化,有肉体没灵魂,只知私利而废公义,既无斗争牺牲又无节操骨气的精神难民。中华文明最精锐的部分走向腐朽堕落。
元灭宋,真正的罪魁祸首理学士大夫集团投降元朝;靖难之役,理学士大夫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