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只有黄河一道屏障,如果金人越过黄河,将是一马平川,直抵汴京。”
王智说完种浩也未搭话,依旧一口一口吃着闷菜。
王智自然知晓此事不能成,也就这么随口一提。
满朝诸公谁人不知开封无险可守,迁都这个提议也不是没人提过,太祖皇帝就一直主张迁都,只是直到身死也未能迁成,到仁宗时期,时任枢密副使富弼在总结宋朝对西夏作战屡战屡败的时候,就提出建都开封是拖累的论断,认为开封“所谓八面受敌,乃自古一战场耳”。
当时很多有识之士都认识到这个问题,从而提出自己的建议,范仲淹曾经说过:“洛阳险固,而汴为四战之地,太平宜居汴,即有事必居洛阳。”
秦观也曾经表示:“臣闻世之议者,皆以下之形势莫如长安,其次莫如洛阳,
至于开封,则天下之冲而已,非形势之地也。”
一百多年来大大小小官吏也多次提议迁都,最后也都不了了之,哪里有他王二郎开口的地。
“哎呀,舅父,这种国家大事也不是咱舅甥俩能左右的事情。”
“您说您一个小军通判,我一个营副指挥,谈这些事不是徒增烦恼吗?”
“来,吃酒。”
王智举杯,种浩也无奈同举杯对饮,“你说的对,国家大事舅父也无说话的权利。”
“不过你不一样。”种浩看着外甥目光中饱含期望,“我已把西夏之事加急送往京城替你表功,你回到汴京定然举国瞩目,届时谁也无法无视你的话,若有机会,你定要想办法避免辽国之状出现在我大宋身上。”
王智随口答应,“嗯,我知道了舅父。”
种浩吃了几口菜又想到了一事,“对了,还有你的护卫队,不可带出边关。”
王二郎有些急了,“可不带护卫队的话,我就三十多人了啊,还没有拓拔李家的人多,到时他们自己跑去汴京了,还能有我的功劳吗?”
“你私建的军队能带到汴京吗,虽然朝堂都知晓,但你也不能明着打他们的脸啊。”
“那咋办?”
“你不是捧日军一营副指挥吗,你回京交差,不带上你的兵还能咋办?”
“那样功劳岂不是还要分给他们?”
“分不分,不是你说的算的,你就是不带他们,该他们的也跑不掉。”
“你是捧日军的副指挥,不是光杆司令。”
王二郎无语了,那些兵卒无所谓,可要把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